[觀後感]《她和他的戀愛花期》:理想.現實(內含劇透)
在《她和他的戀愛花期》上映接近六星期時,筆者終於觀看了這電影,這段期間一直聽到電影的好評,最後筆者亦慶幸在大銀幕觀看這電影,見證一段戀情的開花與凋謝。
(以下內容涉及《她和他的戀愛花期》的劇情)

電影前半部分善用了角色的旁白,細膩地說出一對情侶相識、曖昧、熱戀等時期的心理轉變。這部分拍得十分甜蜜、浪漫,兩位主角的眼中仿佛只有對方,將一切心思都放了在與對方的相處當中,會記得所有瑣碎的事情。即使不如意、不順利時,他們也會因對方的陪伴和支持而愉快面前。二人戀愛時正值大學時期,可以盡情地說理想、說品味、追隨自己的興趣,不必擔心生活,因此覺得與對方特別投契,甚至以為找到命中注定的另一半。這大概是戀愛最美好的時期,花兒盛放的時期。
電影後半段裡,男主角開始投入社會,為了生計而放下理想、興趣,而二人的戀情仿佛亦開始變淡。這部分仿佛把男主角寫成一個壞人般:他變得入世,只專注工作,花很少時間陪伴女主角。簡單來說,他仿佛變了心,眼中只有工作,再也沒有女主角。他不再愛女主角嗎?相信不是,他一直努力工作,也是為了養活,讓女主角繼續輕鬆、愉快地生活,不用擔心生計。但是,女主角想要的並不是獨自的生活,她希望與男主角一起輕鬆、愉快的生活,像以前一樣,繼續追隨理想、興趣。因此,這並不是「愛」與「不愛」的問題,而是「理想」和「現實」的問題。
正如筆者在上文所說,電影後半部分仿佛將男主角寫成一個變心的壞人般。誠然,他的確變了,因為他的生活環境也變了。在失去父親的經濟援助後,他必須努力賺錢,才能讓他和女主角帶來安穩的生活。對他來說,這是他的責任。因此,他不是變心,而是變得現實。筆者十分喜歡電影的結構,電影前半段戀愛的浪漫正正反襯出後半段現實生活的殘酷。電影前半段描寫二人的熱戀時,幾乎全部都是透過二人的旁白,記載他們覺得浪漫的小片段,看起來像夢一般的幸福世界。但是,在這段劇情裡,二人一直沉醉於這個幸福世界裡,享受「現在」,而沒有想過將來,亦從沒有回歸現實。到了電影後半段,電影終於講述他們踏入社會,面對現實生活的困難。二人對此的態度開始出現分歧:女主角希望延續以前的生活,繼續追隨自己的興趣;男主角則覺得這不可行,於是忙於工作,希望能為二人帶來安穩的生活。從現實的角度來看,男主角的想法絕對不難理解,畢竟這是正常人也要面對的問題。然而,這電影始終也是一部愛情電影,大家想看到的大概不是現實,而是浪漫的劇情,因此男主角看起來才像一個壞人。
一部好電影的劇情不只留於表面,而是能讓觀眾深思,甚至在反覆思考後能得到更深的體會。這電影說的不只是一段愛情的花開花落,而是一對戀人各自面對人生和感情關係的態度和做法。電影開場一幕開宗明義,講述兩位主角指出一對戀人從耳機兩邊聽歌,實際上是在聽兩首不一樣的歌曲。這亦暗喻了兩位主角的關係,他們表面上在體驗同一段戀情,但到後期才發現,二人所著重的、追求的是不一樣的東西:男主角追求一段安穩、長遠的關係;女主角則著重當下二人共處的愉快時光。在一段戀情裡,兩人各自是獨立的個體,不可能在每件事情上都有同樣的看法和感受。然而,在兩位主角的情況裡,他們對二人關係的期望出現了落差,彼此根本在追求不一樣的東西,最終始終也是以分手告終。但是,二人分手似乎不是因為不再愛對方,只是他們無法再共同經營一段合乎他們期望的戀情。因此他們分手之後,放下了戀愛的負擔,反而能更舒暢地共處。筆者本身以為這電影會像其他日本主流愛情片般十分煽情,但電影的結局比想像中平淡,遺憾之中有點甜蜜。
預告片:
故事簡介:
山音 麥 (菅田將暉 飾) 和八谷 絹 (有村架純 飾) 因錯過尾班車而相遇,在深夜咖啡館聊起文學、電影和音樂,喜好竟奇蹟地相似,二人瞬間墜入愛河。他們畢業後開始一邊兼職工作,一邊開始同居生活,更一起養拾回來的街貓,最大的目標就是維持倆口子的日常。
但時日流逝,不想改變也得改變。他失約於《牯嶺街》, 她獨賞郭利斯馬基黑色幽默。五年盛放,世上唯一的花未必結果,愛情若只如初見。
圖片、資料來源: Golden Scene Co. Lt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