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lan版本的間諜片!《TENET天能》的十大看點!!(零劇透)

《蝙蝠俠》三部曲(The Dark Knight Trilogy)、《潛行凶間》(Inception)導演Christopher Nolan自編自導的新作《TENET天能》本週終於在香港上映,相信不少影迷都十分期待。本片主角單靠「Tenet」一字和為全球存亡而戰的意志,潛行於凶險的國際諜戰,執行一項發生於超越實時時空的任務。這並非時空穿梭,而是時間逆轉。筆者幸得片商邀請,上週已經看過這電影,綜合筆者的觀後感和片商提供的資料,電影有以下十大看點:

Nolan版本的間諜片

Christopher Nolan過去曾多次表示,他從小就喜歡間諜片,因此每次片商挑選《007》電影新作的導演時,他都會成為呼聲最高的導演之一。雖然他至今仍未能執導《007》電影,但他這次就在《TENET天能》挑戰間諜片題材,他指出:「我覺得自己準備好挑戰間諜片,這是我一直想拍的類型。我自小已經喜歡間諜電影,這是有趣又刺激的片種。但我不想製作這題材,除非我認為自己能夠加添新意。解釋這個故事的最簡單方法是,我們嘗試將《潛行凶間》的一套搬到間諜電影《TENET天能》中。」

正如導演以上所說,《TENET天能》在一般間諜片元素以外,加入了Christopher Nolan的複雜科幻概念「時間逆轉」,以及或許只有他能駕馭的大片規模。然而,在導演至今的作品當中,《TENET天能》毫無疑問是最難懂的一部,電影裡的間諜元素固然令人感到刺激、緊張,但其科幻元素和複雜的劇情卻有可能令人充滿疑惑,導演的野心反而會令觀眾卻步。

集合前作風格

自2008年的《蝙蝠俠:黑夜之神》(The Dark Knight)後,導演執導的全部都是成本超過一億美元的大製作,而且跨越了多個片種,包括動作片、科幻片、戰爭片等。雖然這次《TENET天能》主要的題材是間諜片,但它仿佛集齊了導演過去作品的元素,包括《潛行凶間》(Inception)的特務、騙案情節、《星際啟示錄》(Interstellar)的時間概念和《鄧寇克大行動》(Dunkirk)的戰爭埸面。

導演的妻子,電影的監製Emma Thomas表示:「《TENET天能》的難度很高,我不認為我們在10年前能夠製作得到,所以我認為這個故事在導演的腦海中出現得正是時候。這不只是基斯從製作層面上最具野心的大規模作品,更超越了他之前所有作品的敘述極限。如果你檢視他所有作品的軌跡,你會發現每齣作品都建基於前作,因此這部電影絕對是結合了我們多年經驗的成品。」

國際拍攝

與不少荷里活間諜片一樣,《TENET天能》的電影拍攝都非常國際化,製作團隊遠赴愛沙尼亞意大利印度丹麥挪威英國美國取景拍攝。導演認為國際化的取景有益於故事發展,說:「《TENET天能》的國際性元素非常重要,因為這是個全球危機,足以動搖整個地球的存在,這些元素都與故事息息相關。所以,我認為國際性的氛圍對電影的節奏,與及整體的範圍和規模都很重要。」

時間逆轉

相信不少觀眾在觀看電影前,也不太了解電影的劇情,只知道它會涉及「時間逆轉」。原來逆轉時間並沒有脫離現代物理學的可能性,並與熱力學第二定律(the law of entropy)有關;簡單來說這是事物總是朝著最大亂度的方向進行。導演解釋:「每一個物理定律都是對稱的,不論時間向前或向後推移,結果都會一樣,除了熱力學第二定律。這個定律表示如果能逆轉系統的熵(entropy)流向,就可以逆轉那系統的時間流向,所以這個故事是根據可靠的物理。我也將劇本交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Kip Thorne過目,他幫助我完善了一些構思,縱使我們並非要創造出完全合乎科學準確性的情節。但劇情也大概根據了真實的科學。」導演所指的Kip Thorne正是《星際啟示錄》的科學顧問,以及故事概念的創作來源。

為了呈現這種複雜的概念,導演明白他需要一套規則,再在不同技術層面配合:「時間的方向和我們身處的環境要有互動,例如物件如何在我們身邊移動,甚至我們呼吸的空氣。逆轉的概念是不對稱的,所以這套規則頗複雜,並以更複雜的方法呈現出來。這意味著要用上多種技術,由演員到武師要能夠在不同方向應付動作場面,奔跑和行走;汽車可以在不同地形向前向後行駛,於是我們能夠在每個鏡頭改變我們慣用的技術,創造出那個特定的畫面。根據我們過去的經驗,如果我們能夠運用上大量不同技術,好讓我們在鏡頭與鏡頭之間能夠不斷轉換花樣,就可以令觀眾難以出戲。場面更擬幻似真。」

雖然正如筆者在上文所說,電影有關「時間逆轉」的複雜概念和劇情線非常難懂,或許會令觀眾難以投入至故事當中。不過,即使觀眾看不明白,他們也會為電影裡各個震撼的場面而驚嘆。筆者觀看電影時亦深信,這電影的規模和有關「時間逆轉」的場面或許只有Christopher Nolan能駕馭。

撞機

導演一直堅持盡量以實境和真實特技效果拍攝電影,過去經已拍出不少驚人的場面,這次他更拍攝了真實的撞機場面。撞機一幕在加州Victorville一個機場拍攝。雖然導演一直偏好一切以實景拍攝,但這幕一開始他是打算以模型和視效完成,以為這樣比撞毀真飛機省錢。監製Emma Thomas說:「意外的是,經過一輪計算後,我們發現買一架退役的真飛機較製作飛機模型和機艙便宜。」於是,導演、美術總監Nathan Crowley和執行監製Thomas Hayslip去到Victorville一個飛機廢置機場,並由導演揀選了一架波音747珍寶客機。

而且,製作團隊需要得到機場,還有建造該架飛機、借出飛機庫的波音准許。執行監製Thomas Hayslip說:「那場戲,飛機會輾過車輛,撞倒燈柱,最後撞向大樓,然後起火。這一系列都是機場不希望發生的事情,但我們全都做了。我們得到他們的拍攝准許後,我們邀請了波音前來,證明我們不會破壞他們的飛機庫或是停泊在內的飛機。我們請了物理學家去計算那場動作戲,這個重量的飛機,以這樣的煞機衝力,滑行速度會有多快,可以在多少時間內煞停,與及會停在哪裡。我們將結果給了波音,告訴他們如果在此時煞掣,飛機會滑行23呎,並停在那裡,他們同意了安排。」

荒城

筆者在觀看電影先,已經在Entertainment Weekly的專題文章裡得知,製作團隊為電影搭建了一個大型的城市,拍攝電影的高潮場面,因此這亦成為筆者最期待的場面之一。不過,在觀看電影時,筆者仍然被該場大戰埸面的規模,以及複雜的影像和場面處理而打動。荒城外部的場景在Indio附近的沙漠鬼城Eagle Mountain一個已停產的礦井拍攝。美術組看中了那裡西伯利亞式寸草不生的面貌,並在礦井加上其他樓宇和大型模型,令場景更廣闊,塑造出沒有盡頭的感覺。

除了幾位主要演員參與了這個場景的拍攝外,還有整個特技組和數百位臨時演員。因為場面的動作需要,與及地理問位置,特效總監George Cot tle要求所有臨時演員都要是退役軍人,因為他們熟習運用槍械和軍事裝備,並能忍受在沙漠高溫下配戴裝備進行10小時拍攝。而且,臨時演員又要在不斷發生爆炸的情況下,走過佈滿碎石和瓦礫的山丘。

全新演員拍檔

導演Christopher Nolan過去不時與一班固定的演員重覆合作,但這次《TENET天能》的主要演員幾乎全部都是首次與導演合作,包括《卧底天王》(BlacKkKlansman)影帝級男星、影帝Denzel Washington之子John David Washington、新一任「蝙蝠俠」、《吸血新世紀》(The Twilight Saga)男星Robert Pattinson、《特務型戰》(The Man from U.N.C.L.E.)、《剋.寡婦》(Widows)女星Elizabeth Debicki、印度著名女星Dimple Kapadia,而《勁揪俠》主角和Marvel電影宇宙的快銀(Quicksilver)男星Aaron Taylor-Johnson、《哈利波特》(Harry Potter)系列女星Clémence Poésy和《緣來自昨天》(Yesterday)主角Himesh Patel亦有參演。

另一方面,導演的愛將、由2005年的《蝙蝠俠:俠影之謎》(Batman Begins)起合作的Michael Caine和《鄧寇克大行動》(Dunkirk)、《東方快車謀殺案》(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)系列男星Kenneth Branagh亦有主演這電影,其中後者飾演電影的奸角,演出令人眼前一亮,或許是整部電影最搶眼的一個。

全新幕後拍檔

除了演員外,導演在過去十多年幾乎都與同一個幕後製作班底合作,但這次導演的兩位老拍擋———從2005年的《蝙蝠俠:俠影之謎》起合作的金像配樂大師Hans Zimmer和金像剪接師Lee Smith都不會回歸。這次,導演首次與《黑豹》(Black Panther)金像配樂師Ludwig Göransson和《祖孽》(Hereditary)的剪接指導Jennifer Lame合作。Ludwig Göransson指出:「Christopher Nolan是我的電影啟蒙。我與他談及他對配樂的看法,才發現他對音樂有豐富的知識。他在《TENET天能》的配樂上尋求突破。導演在我作曲的過程中,一直與我討論,讓我一點點改善。在Christopher Nolan起程去各地拍攝的時候,他已手握長達兩小時的配樂。他會記下那些音樂屬於某個角色,或是那首曲可以用於他當日拍攝的場面。配樂裡有很多音樂映像。我在配樂中加入了很多熟識的聲響,以反映《TENET天能》複雜的世界。作曲時我遇到最大的難題是,我如何為觀眾提供一個音樂地圖,幫助他們體驗這個極具野心的構想,與及前所未見的技術。」

另外,在疫情之下,配樂的製作亦與以往非常不同:「在疫情下完成配樂是個非常特別的經驗。我們幸運地可以用上早期在洛杉磯錄製的交響樂曲,但我們原本打算歷時兩個星期的大型交響樂團錄音則有所改動。世界因疫情改變,我和導演決定叫演奏家各自在家裡錄音,這是最容易的方法。」

筆者留意到電影與導演往作的最大分別,或許在於電影開頭播出電影片名”Tenet”時的節奏,以及電影簡潔的結尾。導演的多部往作的結尾通常都會播出Hans Zimmer創作的悠長配樂,配以甚少對白的畫面和蒙太奇剪接,讓觀眾感受結尾的韻味。這次《TENET天能》的結局似乎比較簡潔,甚至有點突然,看起來缺乏了一點情感和韻味。

The Plan

除了配樂外,Travis Scott亦為電影主唱主題曲”The Plan”。導演以往甚少在電影加入現代、流行音樂,上一首相信已經是十多年前《死亡魔法》(The Prestige)片尾,由Radiohead主音Thom Yorke主唱的”Analyse”。

最後忠告

20200905_Tenet.jpg

最後,筆者希望以電影裡的幾句對白作結。

想知道更多《TENET天能》的詳細資料,請閱讀電影的詳細介紹

想了解更多未來在香港上映的電影?請瀏覽本網站的「電影播映時間表」!

圖片、資料來源: 華納兄弟

Previous
Previous

《銀翼殺手2049》導演Denis Villeneuve執導!《沙丘瀚戰》(Dune)首段預告片曝光!!

Next
Next

維持11月上映!《007:生死有時》最新預告片、海報、劇照曝光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