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5個觀後感]《蝙蝠俠對超人:正義曙光》:「DC擴展宇宙」仍然未見曙光(輕微劇透)
幾日前,筆者跟大家報導過外國影評人對《蝙蝠俠對超人:正義曙光》(Batman V Superman: Dawn of Justice作出普遍負面評價,然後......我還是乖乖的去看了。結果,筆者真的感到很失望。
簡介:蝙蝠俠(Ben Affleck飾)為了報復超人(Henry Cavill飾)所造成的破壞,主動向超人開戰。與此同時,各地都有對超級英雄質疑的聲音。葛咸城最厲害的英雄和大都會的救世者對壘之時,新的敵人趁機冒起,人類將要面臨前所未見的危機。
作為「DC擴展宇宙」(DC Extended Universe)相隔三年的新作,不少人視此為這個系列的一個重要開始,因而寄予厚望。筆者本來都抱有一絲期望,但最終還是失望而回。以下是筆者的一些觀後感:
1. 首先,這部電影無論在美國本地,還是在香港等海外市場,都取得兩極化的評價,結果亦引起兩邊人的爭論。其實,對電影的觀感一向是比較主觀的一回事。我不喜歡這部電影,不代表我看不明白這部電影或不懂看電影,亦不代表我會不喜歡DC的其他電影或喜歡Marvel的電影。有人喜歡一部電影,就總會有人不喜歡一部電影,這是正常不過的事情。
2. 筆者認為這電影最大的問題,是其前半部分的剪接和敘事太過散亂。電影的前半段一方面要交代蝙蝠俠/Bruce Wayne的性格和他與超人的矛盾,另一方面又要建立奸角的形象等,有太多事情要交代,而剪接又過於散亂,使敘事極不流暢,影響投入。
3. 電影亦不時被人批評過於黑暗,一點也不有趣。筆者明白在Christopher Nolan的《蝙蝠俠三部曲》(The Dark Knight Trilogy)後,片商華納兄弟(Warner Bros)和DC更想以黑暗的風格來處理這電影。然而,筆者認為導演過度運用平行剪接(Cross cutting)等方式來交代劇情、營造氣氛,結果適得其反,令劇情看起來更為枯燥無味,一點也不有趣。
4. 無可否認,DC電影的一些價值觀,隱含訊息比Marvel的更有深度,更貼近生活,值得思考。《蝙蝠俠對超人:正義曙光》亦有探討人類對外來者、有神形象的超人的態度、信仰、權力、追求公義的方式等議題,但或許就是野心太大,結果未能充分運用劇情和影像來表達,未能有效引起觀眾思考。同時,筆者在上一點所提及的問題或許亦影響觀眾投入,間接導致這個問題。
5. (重要劇透!!)電影裡其中一個最令筆者反感的場面,是Bruce Wayne看「超能人士」(metahumans)錄像的片段。筆者明白這電影的定位比較貼近《正義聯盟》(Justice League)的前傳,要建立世界觀以及介紹新角色,但是以這樣的錄像方式,配以激昂的音樂來交代?筆者真的不能接受,覺得這部電影似乎淪為一部兩個半小時特長的預告片。
6. (劇透!)筆者亦明白片中有很多位置加插了彩蛋(eastereggs)和伏線,例如疑似羅賓的戰衣、蝙蝠俠夢中出現的符號等。然而,這些片段有時候看起來十分關鍵,仿佛要交代重要劇情,卻似是而非,結果令觀眾不明所以,一頭霧水。
7. 最近,筆者看到有人在捍衛這部電影時,指出DC電影通常會用對白來交代事情,而Marvel則會用影像,因此批評者看不明白的話,還是回去看Marvel電影。筆者看完類似說話之後,不禁懷疑他是否漏了「曲線要講明」。其實,過往荷里活的大製作,包括Christopher Nolan的《蝙蝠俠三部曲》和Marvel的電影,都被批評過度依賴對白來交代事情,降低了影像的獨特性和重要性。同樣地,《蝙蝠俠對超人:正義曙光》裡亦不斷出現類似情況,無論是交代人物性格,還是一些價值觀,電影都嘗試單單以對白來交代。
8. (重要劇透!!)相信不少觀眾最期待看到的場面,就是蝙蝠俠與超人的決戰。電影亦花了更個半小時來鋪排這一個重要場面,建立二人的性格、內心矛盾......但是,他們二人的決戰竟然最終因一個名字而完結了!!!?無可否認,這個名字早在漫畫已經是這樣設定了,我亦深信蝙蝠俠真的非常重視這個名字。但是,他們二人一直在價值觀、意識形態層面上有所分歧,蝙蝠俠竟然會因為一個名字,而放下一切恩怨,更在不足五分鐘後說自己是超人的朋友!!!?我真的受不了lol
9. (劇透!!)承上一點,這一集的蝙蝠俠一直引起不少爭議,尤其是他夢境和現實中殺人的場面。筆者本身不是原著漫畫的Fans,因此對他殺人沒有太大反感,只是覺得能配合劇情發展就可以了。但是,這個版本蝙蝠俠的精神問題實在太嚴重了吧:為了打敗超人,在現實生活裡已經不斷用盡一切方法,去尋找武器;在夢境裡,除了不忘尋找武器外,殺死敵人外,還嚴重地妄想被超人迫害......然後到了重要時刻,卻過於執著復仇,而忽略了真正敵人;但又在十分鐘後突然化敵為友。真的希望DC在之後的電影裡,更清晰、詳細地交代一下他的背景,讓我們明白他為何變成這樣lol
10. 電影有大約二十五分鐘的場面是以IMAX攝影機拍攝的,其中有些是普通文戲,一些則是重要打鬥場面,包括蝙蝠俠對超人的那一幕。文戲方面,IMAX鏡頭的確把畫面變得更壯麗、奪目;而蝙蝠俠對超人那一幕的畫面和聲效也非常強勁,加強電影的氣氛,但略縑那一幕畫面的感覺有時候過於動畫,失去實感(不過這也是導演Zack Snyder的風格)。
11. 電影後半段沒有太多其他故事線,因此劇情也終於變得緊湊,敘事質素亦有所改善。可惜,此時電影已經步入最後的打鬥場面階段,仿佛在看電子遊戲的片段。
12. 相信不少人都同意,這電影的亮點是Gal Gadot飾演的「神奇女俠」(Wonder woman)/Diana Prince。在後半段,她加入作戰時的配樂也是這電影的亮點之一!!她的打鬥方法,配合電結他等樂器的聲音......真的很期待她明年的個人電影!!
13. (重要劇透!) 電影的其中一個驚喜,相信莫過於最後決戰的終局。不知道是上述的電影本身的鋪排問題,還是他們根本沒有打算強調,(亦有可能是筆者不太在意lol),筆者似乎不太在意這個結果。即使之後導演故意去拍出一些非常漂亮的畫面,仍然不太能夠牽動情緒。
14. 正如上面所說,導演Zack Snyder是懂得拍下非常漂亮、有美感的畫面的,尤其是電影尾聲的一些畫面。可惜他的敘事能力仍然有待改善,希望他在《正義聯盟》裡可以發揮得好一點吧!
15. 寫完以上觀感後,筆者覺得電影的其中一個最大的問題是它的定位。作為一套只為漫畫、系列Fans拍的電影,它的確能滿足觀眾的期望:蝙蝠俠與超人的對決、電影裡的彩蛋和伏線、「正義聯盟」成員的現身等......但是,作為一套電影,它的敘事方式、質素和劇本等方面就有大量問題。筆者認為,這兩方面本應是沒有互相抵觸的,導演是可以拍下一部既能滿足Fans,又能滿足大部分觀眾的電影。希望DC在往後的作品,可以作出更好的改善,為觀眾帶來更好的作品吧!!而下一部就是筆者更期待的《自殺特攻:超能暴隊》(Suicide Squad)!!
以上只是編者的愚見,相信每個人對觀影都有不同的角度和期望,不知道你們又覺得這部電影如何呢?
資料來源: Yahoo! 電影